在北京如果要吃全聚德烤鴨應該有不少地方都找的到
但我還真不知道能在北京吃到名氣不輸全聚德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咧
這是第三天一早在大柵欄逛胡同時發現的
看看左上方的吊牌掛有國家五顆星認證的金牌
應該不是唬爛的吧!
二話不說~今天的早餐就在這解決嚕
這本MENU看起來還挺有歷史滴
按:狗不理包子的由來~
狗不理包子舖原名德聚號,始創於1858年(清光緒末年),
是一位叫高貴友,乳名「狗子」的少年所創立。
狗子十四歲時便到天津侯家後劉庫蒸食舖當學徒,聰明好學,
三年後出師,自擺包子攤,由於對包子餡料精心研究,
選用七成瘦肉三成肥的鮮豬肉、上等醬油,加上蔥薑末及特殊調味料,
大成肉丁水餡,別具風味。
外觀上則像秋菊,咬上一口,油水汪汪,滿口留香而不膩,因而大受歡迎。
傳說高貴友個性木訥、寡言,做買賣時只管收銀兩,其他一概不予理會,
包子甚至是自行拿取,因而有「狗子賣包子~一概不理」,久而久之,
「狗不理」包子遂成他的名號,原店字號也漸漸被人所淡忘。
狗不理包子的響名,還有一則傳說,相傳袁世凱任直隸總督時,
專程從保定騎馬到天津買這狗不理包子敬獻給慈禧太后,
當時,慈禧吃了之後大為滿意,
曰:山中走獸雲中雁,腹地牛羊海底鮮,不及狗不理香矣,食之長壽也。
還曾特別派人到天津去買,自此「狗不理」包子名聲更為遠播。
至今,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,生意越做越大,
甚至連外賓、旅遊者也都會慕名而來品嚐,
美國總統布希在他任前駐華聯絡處主任時,也曾慕名而至。
因此,天津人有這樣說法:到天津不嚐嚐「狗不理」包子,等於是沒有來過天津。
以上全文FROM: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6/8/28/n1436359.htm
在中國很多單位跟台灣的算法不太一樣
就連餐廳服務員定義一道菜的份量大小跟我的認知也很有大的差異
原本我以為狗不理包子大概就跟小籠包大小差不多
所以我跟M各點了六顆不同口味外加一碗湯還有一道菜
那知道那狗不理包子比我想像的還大
結果桌面就變成了上圖這個樣子啦~
五星級的餐廳果然有五星級的口感
M直呼好吃~當然!!!價格也是五星級
這是我們兩個人在北京吃東西花最多錢的一餐
(全聚德烤鴨跟天津狗不理包子大概都花了新台幣一千多元)
不過我認為還是值得啦!
吃完狗不理接著逛逛大柵欄胡同
上面這畫面還滿有趣的
北京人牽北京狗
走出胡同看到這條煤市街就在糧食店街的隔壁
算是滿熱鬧的一條道路
逛完胡同接著趕本日行程~天安門+故宮
走著走著就快要到天安門啦
看看M身後這個城門我也忘了叫什麼
反正附近就一堆這樣的建築物
而城門的身後就是天安門
這就是大家熟悉不過的天安門
這是我看到一個很奇特的現象
看看這一長龍排隊人潮
各位可以想得到是在排什麼嗎?
沒錯!這些人就是要去瞻仰毛澤東遺容的
(好像類似台灣中正紀念堂之類的館所吧!)
毛毛在這些大陸人的心目中可見一般啊!
~總統哦蔣公,您是人類的救哦星,你是世界的偉A人......~
不過這也讓我想到小學生時代~老蔣還不是搞這套來的!!!
嘿嘿~沒去義大利不能跟比蕯斜塔玩借位
那跟毛毛玩個借位總可以唄!
LEO:我也要來一張啦!
[來人啊!拖去午門斬首!!!]
看到我這動作就知道後面這個是什麼?
沒錯!就是午門
不過我問了一下古狗天神
事實上~午門外的御路是皇帝專用的道路
所以不可能在這此處決犯人
處決人犯的刑場是在北京城外的菜市場~也就是所謂的[棄市]
進到午門後是故宮博物院
也就是以前皇帝的住所-紫禁城
不過從這之後就要購票進去
紫禁城實在有多大
看看上圖的解說大概就有點概念了
過了午門後眼前就是M身後這個是太和門
如果你不想走馬看花~想多增進些歷史常識
強烈建議各位來到故宮一定要租一下我脖子上掛的電子導遊
有了這東西~會讓你逛起來更有意義些
過了太和門眼前就是太和殿
這個畫面大家應該都很熟悉
在電影 [中國最後一個太監]還有[中國未代皇帝]
絕對會在這個角度取景
實在是滿壯觀的
我發現身後有個老外背了[為人民服務]的背包~挺有趣的
這是我在從太和殿上面拍出去的
畫面就是太和門
紫禁城大致上可分為辦公區與住宅區
南半部以太和殿、中和殿、保和殿為中心,加上兩側的文華殿、武英殿,
是皇帝上班處理朝政的地方,稱為「外朝」。
北半部以乾清宮、交泰殿、坤寧宮為中心,包括東西六宮和御花園,東側有奉先殿、皇極殿等等,
西側有養心殿、雨花閣、慈寧宮……等等,
是皇帝和后妃們居住、活動以及處理日常事務的地方,稱為「內廷」。
被稱為「金鑾寶殿」的太和殿,建在三層須彌座上的太和殿,
是中國現存古建築中規模最大的木結構宮殿。
其實太和殿就像個大禮堂,平常很少使用,只有皇帝登基,
慶典及接受文武百官朝賀才在太和殿舉行,
此外就是將帥受命出征,要在太和殿受印。
這是太和殿旁金鼎上的獅頭
過了太和殿就是中和殿
中和殿位於太和殿、保和殿之間,是皇帝舉行大典之前QK的地方
保和殿面闊九間,進深四間,重檐歇山頂,建築面積1240平方米。
建築結構採用「減柱造」特殊法式,減去了殿內前檐六根金柱,開闊了空間。
殿內寶座居中,寶座上方懸挂有乾隆帝御筆「皇建有極」匾,
意即任君建立天下最高準則。
明代,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。清代,每年除夕、正月十五,
皇帝在此賜宴少數民族王宮大臣。
清初,後三宮修復前,順治帝、康熙帝曾在此居住,
並相繼將之易名為位育宮、清寧宮。
順治帝大婚即在此進行。乾隆五十四年(1789年)這裡成為殿試的固定場所。
保和殿旁一角
紫禁城太大
M太后累了~休息一下唄!
鑲在牆上滿特別的石磚
休息完接著就是到了乾清門
接下來就是後三宮中的乾清宮
乾清宮位於北京故宮,明永樂十八年(1420年)建成,
清嘉慶三年(1798年)重建,
明、清年間曾是不少皇帝居住、處理政務及停靈的地方;
宮內大廳高掛一幅「正大光明」匾,
匾後曾秘藏傳位詔書,令它成為紫禁城內家喻戶曉的宮室。
乾清宮御座上方有一匾,稱正大光明匾。
匾上「正大光明」四字是順治皇帝手書。
雍正皇帝創立秘密建儲制後,建儲匣被存放在正大光明匾後。
匣內藏皇帝選定並御筆親書的皇位繼承人名字,皇帝死後,
取下匣子由秘密指定的皇子即位。
這是後三宮的交泰殿
維基百科沒他的資料
反正就是這些皇親國戚QK的地方
乾清宮和坤寧宮各為皇帝和皇后的正式寢宮。
乾清宮代表皇帝和天,是陽的象徵;
坤寧宮代表皇后和地,為陰的象徵,配上交泰殿,
後三宮所象徵的意義即為;「陰陽交泰,萬世昌隆」。
走完後三宮出來就是御花園
御花園後很大還可以逛很久
不過看看M的表情就知道他累了
因為不知不覺我們也走了兩個小時有吧!
最後跟故宮博物院來個合照唄!!!
按:以上部分文字引用均參考自維基百科